地址:半岛体育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双凤桥94号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
邮箱:1587056955@qq.com
更新时间:2024-08-28 06:57:01
五金浙江柑橘栽培历史悠久, 至今大约已有2400 年历史, 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比较完整的柑橘专著 《 橘录》 亦诞生于浙江 。 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温暖而湿润, 适宜柑橘栽培, 2017 年全省柑橘栽培面积9 . 14 × 10 4 hm 2 ,产量 186. 79 × 10 4 t, 产值 45. 80 亿元, 分别占浙江省水果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的 28 . 0% 、40. .8 % 和 26. 9% , 是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 柑橘产业发展丰富了我省水果市场, 满足城乡居民物质生活需要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浙江省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对我省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 浙江省每个地级市都有柑橘种植, 其中以台州 、 衢州为主, 占全省种植面积的 26.9%、 23. 8 %; 地区如宁波、 丽水、 杭州也有种植, 分别占全省的 11.8 % 、11.1 % 和 10. 7 % 。 我省柑橘品种有以温州蜜柑和椪柑为主的宽皮柑橘, 以胡柚、 红美人 、甜橘柚为主的杂柑 。 其中, 温州蜜柑4 . 99 ×10 4 hm 2 , , 占柑橘种植总面积的 52 %, 椪柑占22 %; 杂柑占 13% , 主要包括常山胡柚和近年新发展的红美人 。经历 1997 年的柑 “ 卖难” 风波后, 浙江省逐渐对柑橘产业进行调整 。 首先是通过优化水果品种结构, 如促进其他水果发展, 控制柑橘面积, 尤其是减少柑橘和小果椪柑 。 其次为了提高柑橘品质, 开展一系列提质增效的行动, 大力改善生产基础设施半岛体育、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推广应用柑橘良种、 三疏一改、 病虫害防治、 完熟栽培等优质生产技术 ,提高精品生产能力 。 第三是强化品牌宣传 ,持续推进知名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创建; 并通过各类推介会扩大品牌知名度, 助推柑橘销售 。 这一系列措施大大增加了浙江省柑橘产业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 。
2018 年 全 国 柑 橘 栽 培 面 积 2 .67 ×10 6 hm 2 , 产量 3900 多万t 。 随着全国柑橘产业迅速发展, 优质品种产量激增, 浙江省柑橘产业的精品优势持续弱化 。 因此, 如何做强柑橘产业, 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挥比较优势, 对促进浙江省柑橘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就柑橘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措施, 拟为我省柑橘发展提供参考 。
一是缺少可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自主选育品种 。 浙江省柑橘历史悠久 、 品种丰富, 但主栽品种如温州蜜柑等均为引进品种 。 目前全省主要大力发展以大分和宫川为主的早熟、 特早熟温州蜜柑, 以及以红美人、鸡尾葡萄柚、 甜橘柚等为主的杂柑品种 。 但由于气候环境、 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 其中如红美人、 甘平等柑橘新品种需要精细化管理、 大棚设施和水肥一体化等配套, 产生诸如投入成本较高、 种植风险大的问题 。 二是新品种引进推广速度过快, 缺乏地域 发展定位 。 柑橘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杂柑新品种占比太高 ,其中以日本选育的品种为主, 每年都有多款“ 爆品” 柑橘上市, 单个品种的发展时限太短 。 每个品种都有其最适宜种植的区域, 还需配套的稳产丰产 、 高品质栽培技术, 否则极易引起果园管理混乱 、 果实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难以打造浙江柑橘的精品形象 。 三是各地区均同时发展多个柑橘品种, 地区适栽 、 特色品种不明, 缺少主品种发展方向, 地域间竞争激烈 。 且浙北等非传统柑橘产区也有柑橘新品种栽种, 不利于打造优势和特色柑橘生产区域 。
2017 年全省柑橘面积比 1996 年减少33. 9 %, 产量上已经无法与广西、广东、 湖南 、湖北及江西等大产区抗衡 。 从省内看, 杨梅 、 葡萄半岛体育、 桃 、 梨等水果的快速发展 , 柑橘不再一家独大; 因此提高单产 、 提升品质的精品化生产是今后我省柑橘的发展方向 。 经过多年的精品生产技术推广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我省柑橘产业仍存在地区差异大 、 精品果率低等问题 。 浙东优质产区如台州和宁波等地的精品率也不足 20% , 而衢州椪柑 、常山胡柚、 尾张等中晚熟温州蜜柑质量平平, 商品化率更低 。 柑橘市场受到全国各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 其次, 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也因为生态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 一家一户仍然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 大多农户种植面积不足5 亩, 产业过于分散, 导致标准化技术普及率低, 果品质量缺少市场竞争力 。 第三, 温州瓯柑、 温岭高橙、 黄岩本地早等传统地方特色品种, 受到品质的限制以及当地新发展优质品种的冲击, 销售价格均逐渐下滑, 栽培面积萎缩 。第四, 果实采收精细化程度欠缺, 分期分批采摘执行不够到位; 采后智能化分级程度低, 贮藏保鲜设施容量小、 标准欠缺 , 均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档次 。
一是省内柑橘黄龙病威胁仍然存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冬季气温上升以及失管园的增加, 为木虱提供了越冬环境 。 浙南等气温较高地区, 近年的黄龙病疫情严峻, 目前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如温州各乡镇街道及周边县市区均有木虱存在和黄龙病发生 。二是柑橘溃疡病风险, 浙江省原本主栽的宽皮柑橘类对该病抗性较强, 但近年发展较快的红美人等杂交新品种基因组高度杂合 , 对溃疡病敏感性较强, 加上每年的台风强化了该病的传播, 亦存在较大的风险 。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迅速发展, 以及果品流通日渐加强, 果品和苗木来源混乱, 新的病虫害风险增加, 特别是柑橘病毒病如萎缩病 、黄脉病以及柑橘小实蝇等检疫性虫害等, 一旦大面积发生和蔓延, 对我省柑橘产业的打击将极为重大 。
首先, 柑橘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增加 。 浙江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 随着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农村人口尤其是劳动力大量流失, 留守劳动力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降低, 劳动力价格格持续上升,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 其次, 由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 采收、 包装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柑橘收购价格较低 , 投入产出比例失衡, 橘农种植积极性下降 。 柑橘收入占橘农家庭收入的比例低, 果农不能安心种柑橘 ,也无法吸引年轻劳动力从事柑橘生产 。 橘农总体以个体化为主、 年龄较大、 文化程度较低、 缺乏专业技术, 造成果园管理粗放 、 不到位, 导致品质良莠不齐, 病害横行 。 第三 ,各产区从事柑橘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农技人员趋于老龄化 , 人员有限且断档严重 ,技术推广力量不足 。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产业链延伸是提高采后增值率的重要环节 。 世界柑橘每年有 35% 左右用于加工, 巴西和美国则高达 80%和 70% , 而我省鲜果加工比例不足10% , 主要以地头直接运销的鲜销手段为主 。 由于缺少有效的预冷保鲜技术设备 , 导致大量鲜果积压和腐损 。 此外 , 柑橘加工处理水平低, 加工产品单一, 主要以柑橘罐头 、 、 精油等为主 ; 柑橘食品 、 保健品 、 日化产品等的拓展产品开发有待加强 。 柑橘罐头生产所需的如人工、 马口铁 、 电等成本上涨, 尤其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受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 产品售价却很难同步上涨 ,效益逐步降低 。 受国际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性壁垒 、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 各国加强了对出口食品企业的检验检测 , 造成食品企业出口受限及成本增加, 直接或间接的增加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
一是加强柑橘种质资源建设和新品种选育 。 不断研发培育和引进拥有市场潜力的优良柑橘品种, 在现有优质地域特色品种如‘ 东江本地早 ’、 ‘ 脆红’’ 胡柚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本地早、 玉环柚 、 胡柚等传统品种的优系选育, 推广新品种的同时保持特色品种, 为特色品种和品牌的传承提供素材 。同时加强高校、 科研院所的品种选育工作、鼓励民间发现新品种, 对于有价值的品种做好自主产权的保护 。 二是进一步增加早熟优质柑橘品种的比例 。 随着广西、 云南和四川等地区的晚熟柑橘品种进一步快速发展, 椪柑等传统中晚熟品种竞争优势逐渐降低, 因此要进一步调减中晚熟温州蜜柑比例和普通椪柑的比例, 增加早熟、 、 特早熟柑橘品种 ,如由良和宫川温州蜜柑等, 适当发展成熟期相对较早的杂柑品种如红美人、鸡尾葡萄柚等 。 三要继续积极发展具个性化的地域特色优系品种, 选择发展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的橘橙类、 橘柚类宽皮柑橘近缘品种 。
一要以柑橘检疫病害防控为出发点, 在省内建立3 ~4 个标准的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 ,制定规范的苗木管理规范, 加强苗木检疫 ,为老果园改造和新建橘园提供健康的苗木 。 二要围绕高品质柑橘生产, 加强高标准示范园建设, 完善橘园道路、 蓄水池、 喷滴灌等基础生产设施 。 三要推进高品质柑橘栽培技术的推广 , 如大棚设施栽培、 水肥一体化技术 、 柑橘绿色防控技术、 完熟栽培、 分级选果等优质果生产技术, 提高柑橘优质果率和精品果率 。 四要强化与高校、 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以产业问题为切入点, 以生产中存在的实在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
以 全省的柑橘产业仍以 “ 一家一户” 为主的小规模、 分散化生产模式为主, 标准化执行难, 生产效率和效益均较低, 价格低的情况更容易导致橘园失管, 因此应加快推动土地流转, 推动规模化生产, 实现统一管理 、统一品质和统一品牌 。 首先要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 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督, 坚 持 “ 自愿、 依法、 有偿” 的原则,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 加快推动橘园向柑橘合作社 、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流转, 促进柑橘产业规模化经营 。 二是根据市场导向, 以生产基地为主半岛体育, 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 合作社和大户, 通过多种形式推广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 培训带动力强的柑橘生产经营主体, 切实提高柑橘生产经营规模化、 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 打造中高端柑橘品牌形象 。
为提高柑橘果品的商品性, 扩大市场容量, 实现产业增值, 首先应加强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 做好柑橘贮藏保鲜工作, 推广贮藏保鲜技术 , 延长货架期, 缓解上市压力 。第二, 要鼓励柑橘加工企业升级技术 、 开展新产品研发,, 从调味品, 食品, 化妆品, 保健品等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入手, 提高加工水平 , 扩大加工规模, 可有效降低鲜果销售压力 。 第三,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吸引国内外知名加工企业来浙落户或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厂 。 此外还需加大研究投入, 强化科技合作, 与高校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开发柑橘衍生产品 。
一是要大力展开柑橘技术和农业科普知识教育活动 。 多利用微信 、 微博等网络媒体以及手机网络直播等传播媒体进行柑橘技术和相关信息的传播宣传 。 二是推进培育现代化橘农, 让农民更职业化 。 要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加入到柑橘产业 ; 加强农民继续培训, , 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 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 加强新型和先进技术的教育 。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 健全培训体系 。 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另一方面吸引高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 , 均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 、 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
产品品牌化是精品柑橘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 要根据产区特点走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中高端柑橘果品销售路线与北方和中西部地区为主的大众销售路线相结合; 推广柑橘果品分级、 包装技术, 根据品质分级销售价格, 让消费者有所选择 。 其次 ,走上游品牌, 走特色之路, 如象山红美人等杂柑, 通过品种创新、 品质保障、 包装精美 ,主打中高端礼品橘市场 。 再次, 加强休闲观光采摘活动, 打造小型休闲旅游农家乐, 建设柑橘主题的科普基地, 挖掘柑橘文化内涵, 从多个方面增加收入来源 。 最后, 强化产销信息流通体系建设, 造 打造 “ 互联网+ 农业” 及 以及 “ 电商 + 线下” 相结合的模式, 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对接生产和市场需求, 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产品流通 。
推广标准化生产, 建立生产标准规范, 健全推广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根据省内具体情况, 建立自己的柑橘行业标准, 增加浙江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柑橘产业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