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半岛体育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双凤桥94号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
邮箱:1587056955@qq.com
更新时间:2024-04-17 21:38:54
半岛体育一稿多投都是作者惹的祸?“尊敬的某学术期刊编辑部:我是上海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偶然发现,贵刊2006年第一期登载了我撰写的一篇文章。本人确实曾经接到贵刊的征稿通知,然后将该文投给了贵刊。但贵刊后来给本人的回复中要求本人提供一定的版面费(回复还保留着),因此本人就放弃了在贵刊发表该文的打算,改将该文投给了另外一家专业学术期刊。该文已经于2005年在该刊第四期刊出,不想贵刊竟然在没有用稿通知等相关程序的情况下又刊登了该文,而且既没有通知本人,也没有给本人寄来载有本人论文的贵刊杂志,因而使一稿两投的错误,长期未被本人发觉。造成这个错误,本人也有没有通知贵刊退稿的责任,特此向贵刊表示歉意,并请贵刊用适当的方式,发一个撤稿声明。”
这是记者近日在科技类网站上看到的一封撤稿信。记者查阅了这两本期刊,发现果真如此。记者随即电话采访了这位研究人员。
这位研究人员表示:“最近我偶然发现了主要由于自己疏忽造成的一稿两投,已经给这个期刊发去邮件,要求刊发撤稿声明,并通过电话联系,得到了期刊编辑的口头承诺。但我对该刊能否妥善处理没有信心,因为这个期刊的用稿程序不是很规范。这对我的学术声誉很有影响,又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来弥补错误,只好希望以公开撤稿信的方式向学术界同仁表示歉意。”
他还指出:“近年来一些民间人士自发维护学术规范,揭露了大量一稿多投等学术现象,这是好事。但也应该注意到,并非所有的一稿多投全部都是作者的恶意行为造成的。至少在我这个案例中,这个学术期刊的用稿程序不规范也是造成一稿两投的重要原因。该刊在向我要版面费未果、不向我发用稿通知的情况下,刊登了这篇文章。而我改投了其他期刊,看起来好像是我一稿多投,但我一直没有收到样刊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我不知道其他人类似的遭遇是多还是少,但国内学术期刊用稿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相当严重。我也曾经向一些所谓的国家级权威期刊投稿,但都是投出以后便泥牛入海无消息了。只有一次收到了《历史研究》一封简短的退稿信。多数刊物会在相关地方刊出一个申明,3个月还没有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但3个月对研究人员呕心沥血撰写出来的学术论文的生命周期来说,是多么残忍啊!实际上,对来稿作一些简单技术处理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许多期刊的借口是来稿太多、经费不足、人手不够,但其中一些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做法更多地暴露了这些刊物的官气和霸气,至少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比较而言,国外学术期刊的做法普遍要好一些,一般收到投稿以后会很快与作者联系,通知作者已经进入什么程序等等。例如本人曾经用电邮方式给日本的学术期刊《亚洲经济》投过稿,每次投稿以后第二天就能收到该刊发来的接收通知电子邮件,说明已经收到来稿,正在处理,有了结果会尽快通知作者等。一般大约是1周至10天就会收到电子邮件方式的详细处理意见,而且还会附上两个匿名审稿人的详细评审和修改意见。这些意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对提高作者的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该事件中的一个细节问题是,如何处理投稿后收到的版面费要求。这位研究员说:“我还接到过其他学术期刊的版面费要求,我都不会搭理,这次也是。我对自己的文章质量还是比较有把握,后来投给另一家刊物,发表了,也没有要版面费。”
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研究人员,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饶毅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期刊编辑和作者都应该遵守规则。
还有研究人员表示,只要是刊用,正规的学术期刊都会在3个月内给作者发送用稿通知,不会擅自刊登稿件;但国内还有部分学术期刊用稿程序不是太规范。
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苏青向记者介绍了《科技导报》的用稿程序:“我们目前通过电子信箱处理来稿,并有专门的投稿电子邮箱,邮箱设置有自动回复功能。作者只要投稿,自动回复马上会有4项内容的告知:一是稿件已经收到并将登记处理;二是稿件如果被决定录用,责任编辑会主动与作者联系修改、刊登等事宜;三是作者如果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稿件;四是作者如果想查询稿件的处理进程,可打专门联系电话查询。稿件只要被录用,我们肯定会与作者联系,一是稿件通常要进行修改补充,二是可避免作者另投他刊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稿件一旦刊用,我们马上会当月给作者寄送样刊和稿费。”
这位研究人员还说,自己公开这封撤稿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呼吁研究人员多一点自律精神。“学术如何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家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但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喜欢指责别人,而自律太少。”